做芯片九死一生小米为何坚持要做?雷军一句话戳到国产手机痛处

面包芯语

2023-05-27 13:34:41

国产芯片,路长且艰!不少中国科技巨头纷纷加入,又铩羽而归。

日前,小米公司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,在小米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,小米集团合伙人、总裁卢伟冰表示,对近期友商的芯片问题感到遗憾,对勇敢尝试表示尊重,小米对芯片高度关注,也一直在尝试芯片业务自研。

卢伟冰称,小米自研芯片的投入决心不会动摇,要充分意识到芯片投入的长期性、复杂性,尊重芯片行业的发展规律,做好持久战的准备,此外,芯片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终端产品的竞争力、用户体验。


(资料图)

小米自研芯片的历史最早始于2014年,当年10月,小米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,正式进入手机芯片这条“未知”路程。

松果公司成立的当天非常低调,甚至没举行任何庆典。雷军比喻:这就像一群“特种部队”要冲向手机芯片的迷雾,大部分人心里七上八下,不知道冲出去是死是活。

耗时3年,经过前端设计、流片、回片、片选、量产后,终于在2017年推出了小米首款自研芯片—澎湃S1。成为继苹果、三星、华为后全球第四家可同时研发设计芯片和手机的企业。

立项前,雷军曾咨询过行业专家,对方给出的答复是:做芯片是10亿起步,估计要投入10亿美金以上,而且要有10年时间才有结果。

一旦立项就需要干到底,不然一切都会打水漂,损失惨重。

造芯9年,小米共研发出五款自研芯片,分别是:澎湃S1、澎湃C1、澎湃P1、澎湃G1、澎湃P2,虽然无革命性突破,但也硕果累累。

小米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

2017年2月,小米发布首款自研手机芯片澎湃S1,成为继苹果、三星、华为后全球第四家可同时研发设计芯片和手机的企业。

澎湃S1为8核64位芯片,采用28nm工艺,最高主频达2.2 GHz,采用大小核架构,GPU为Mali-T860,该芯片由小米5C搭载使用。

小米首款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1

2021年3月,小米MIX FOLD首发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1,据悉,澎湃C1的研发持续了两年,资金投入近1.4亿元,这也是小米涉足自研芯片以来推出的第二款产品。

小米首款自研充电管理芯片澎湃P1

2021年12月,在小米12系列上,小米又带来了自研小米澎湃P1充电管理芯片,小米表示,该芯片研发历经18个月,四大研发中心合作,耗资过亿。

作为业界首个谐振充电芯片,澎湃P1拥有自适应开关频率的4:1超高效率架构,谐振拓扑效率高达97.5%,非谐振拓扑效率为96.8%,热损耗直线下降30%。

据悉,小米12 Pro首发澎湃P1芯片,随后又下放到Redmi K50系列、Redmi Note 11T Pro+机型上,实现120W秒充。

小米自研芯片澎湃G1

2022年7月,小米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登场,首发用于小米12S Ultra。

这颗芯片十分独特,它并不是孤军作战,而是与澎湃P1联手,组成“小米澎湃电池管理系统”,可以延长电池寿命,同时大幅提升充电效率。

小米自研芯片澎湃P2

在今年4月发布的小米13 Ultra上,小米沿用了小米12S Ultra的方式,也就是由小米澎湃 P2 充电芯片和小米澎湃G1芯片组成的电池管理系统,在双芯的加持下,能让电池更好地适应冰原、沙漠、雨林等极限环境,提供长久、稳定的续航。

在仅剩1%电量的情况下开启应急续航模式,小米13 Ultra仍可以待机60分钟,通话12分钟。

在硬件同质化下,芯片成了各大手机厂商突围的方向,同时,芯片自研也是一条必经之路,但这背后少不了资金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的堆叠,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试错和不断迭代等等。

自研芯片之路对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只是一个开始,这场“马拉松比赛”或将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。

也正如卢伟冰所言,虽然整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,但是对投入的决心没有动摇,小米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,不能以“百米赛跑”的速度去跑马拉松。

最新资讯

猜你喜欢

做芯片九死一生小米为何坚持要做?雷军一句话戳到国产手机痛处

2023-05

世界观察:长沙一居民家中发现5具尸体!警方通报案情

2023-05

南京洗浴中心前台招聘(南京洗浴中心)

2023-05

2023年内蒙古370分二本公立大学(2023年内蒙古320分能上什么大学)

2023-05

盒马上市,被重估的不止阿里

2023-05

当前速递![买入][买入][买入]

2023-05

pu皮为什么会掉皮_pu皮会掉皮吗简介介绍-环球速讯

2023-05

图灵看市5.26晚-白银反弹至压力位、坐等空头上车 全球新消息

2023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