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快看:王阳明心学:放下焦虑,用心做事

企业管理杂谈

2023-06-27 02:03:05


(相关资料图)

01

专注于事=心

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轻松高效地处理繁杂事务,不仅要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,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一种高度的专注力。那就是:当他手上在做一件事的时候,心里就只有这件事,仿佛世界上也只剩这件事。 要有这种专注力,就要锻炼自己的心,然而平常我们的心散漫惯了,突然叫它集中起来,它就像猴子那样好动,古人称之为“心猿”。 王阳明举例说:“今人于吃饭时,虽然一事在前,其心常役役不宁,只缘此心忙惯了,所以收摄不住。”现在有人在吃饭的时候,就眼前吃饭这一件事,他的心仍然不安宁,就是因为心散漫忙碌惯了,所以哪怕做一件小事,心也收不住。 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,做事就是用心。有事的时候,心着于事务,即心事相合,即心之所之,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分心旁骛。 王阳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,“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”。 王阳明又说,“人需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,方能静亦定、动亦定。”人在实践中,几经磨炼就有了定力,有定力才能处变不惊。 康有为说:“言心学者必能成事,而且是大事。”心学是讲事功的学问,不是用来纸上谈兵的,由于心学博大精深,所以深悟心学的人能成大事。

2

心、性、天理、良知他曾经给门人讲了一位禅师的故事。这位禅师遇到弟子提问,就举起手中的拂尘作为回答。有一天弟子把拂尘藏起来,又当面提问,想为难老师。禅师找不到拂尘,就直接把手举起来。 王阳明说,我的良知概念就是这个拂尘,别看我天天给你们举,其实它根本不重要。 从那以后,如果遇到门人弟子喜欢请教心、性、天理、良知这些概念之类的问题,王阳明便会开玩笑地说,我那柄拂尘在哪里啊? 知识传授根本不等于体验形成,所以王阳明坚决反对只在书本文字上讨论问题,认为那不过是“口耳之学”。他的讲学过程就是帮助弟子们一个个“致良知”,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,做出选择。 存心养性,简单的说就是加强自我修养。王阳明认为,加强自我修养,存心养性,是为了致良知,发现良知。存心养性,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做好一个人,一个真正认识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。 王阳明说:“事物之来,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。”虽然不管有事无事,都要做存心养性的工夫,但是只有在无事的时候多多“存心养性”,才能在有事的时候充分地“事上磨炼”。 来源:网络,仅作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最新资讯

猜你喜欢

全球快看:王阳明心学:放下焦虑,用心做事

2023-06

怅怅惘怎么读_怅惘怎么读简介介绍

2023-06

传奇拒绝沙特币!皇马官宣与37岁莫德里奇续约一年 备战欧洲杯_当前要闻

2023-06

追光|赏千岛湖美景的绝佳方式?在亚运赛道来一场骑行

2023-06

女篮亚洲杯首日战果:东道主狂胜71分 中国净胜45分第二 日本赢41分

2023-06

超670家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,这五大板块最受关注

2023-06

宝山管理中心:织牢兜底救助保障网 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

2023-06

世界头条:网传山西一村党支部书记大办母亲葬礼 街办回应:操办人为当地村民,并非村干部

2023-06